收藏本站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 
新闻详情

千年文化   百年传承

浏览数:378

   千年文化   百年传承

——从“季芙小刀”到“十八子作”

阳江刀是阳江传统的“三宝”之一,其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。公元557年,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高凉地区,引进当时中原先进的制刀技术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。清《冯氏族谱》载:冯大将军“生平所用八十二斤鹅眉宣锦大刀纳于冢中”。冯大将军即唐代越国公、冼夫人贤孙冯盎大将军,这“鹅眉宣锦大刀”即阳江俗称的“大杀刀”。其后,制刀工艺传至民间,生产各种民用刀,“锋利、美观、耐用”,奠定了阳江制刀业的悠久基础。

阳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,港口的补给和交易给民间带来参与海上贸易的机遇,也给阳江的传统产品如小刀、漆器等提供了发展良机。近、现代以来,阳江制刀业发展迅速,出现了何全利、梁季芙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制刀专家,在国内享有“小刀之王”的美称。

著名老刀匠“梁季芙”,原名梁名渠,又名梁欢,江城平冈朝东村人。原为首饰工匠,对各种金属特性较有研究,工艺精湛,在当地颇有名气。他也是通过这个渠道学习到先进的冶炼工艺研制刀具的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),他研制的刀具以造型好、款式多、锋利不易生锈卷口、耐用好用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。

1947年,56岁的梁季芙收下了一个得意门生,名叫李良辉(即现在的“中国刀王”、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),他天资聪慧,深得到了师傅梁季芙的真传。他们师徒俩携手打造的“季芙”品牌,在广东全省日用品博览会上,“季芙小刀”与“三桁瓦”小刀进行评比,最后用“刀砍刀”的办法评定了“季芙小刀”优胜,因而被公认为当时广东省的一流产品,博览会给梁季芙颁发了奖状,从此,“季芙小刀”远近驰名。

建国后,阳江县人民政府重视传统名牌产品的发展,把全县分散的小刀工人集中起来,组成四个小刀生产合作社。梁季芙也被请来县城正式参加工作,专为工厂产品把好质量关,并做好新产品的开发工作。1958年,四个小刀生产合作社合并组成“阳江县地方国营小刀厂”,后来改名为“阳江县地方国营季芙小刀厂”,李良辉成为小刀厂的技术员,一直跟随师傅,为国营季芙小刀厂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。1961年,一代刀匠梁季芙逝世。

为了制造“中国最好的一把刀”,让阳江刀剪在自己这一代人中做得更好更出色,日后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,改革开放后,继承梁季芙遗志的李良辉在1983年另起炉灶,挂靠集体小厂“朝阳工艺刀剪厂”(后来改名阳江市江城区向阳家用刀具厂),以生产自主品牌——“季芙”刀具为主,聘请梁季芙之子梁修驱为技术员。由于发展需要,阳江市江城区向阳家用刀具厂在1995年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“十八子作”商标注册,并于199737日取得商标注册证,作为“季芙”的传承品牌,掀起了一股技术改革热潮,稳步推进了五大技术革命。这五次技术革命,奠定了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为“中国菜刀中心”的龙头地位。

——第一次技术革命是1993年首次将传统焊接刀具改进为连体直出刀具,引发中国刀具第一次革命。

——第二次技术革命是1995年参考当时日本、西德刀具的特点,开发创新外观品种多样化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日式多功能家用厨刀,引领刀具市场由单一产品拓展为多类型综合刀具市场。

——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套装刀具的开发推广,借鉴国外经验,设计推出了倾注“人性化”理念、富有中国特色的通透式套装刀具系列产品。

——第四次技术革命是将军工材料七铬十七钼(7Cr17Mo)及高级国际流行材料不锈钢复合钢转换为民用制造刀具。

——第五次技术革命是建设特种合金钢厂,瞄准国际高级刀具市场,炼钢、制刀、技术一体化。

随着十八子刀剪制品有限公司、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、十八子工贸实业有限公司、十八子饮食娱乐服务有限公司、十八子材料供应有限公司、十八子精密特钢有限公司、十八子华翔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相继成立,“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” 应运而生了。

阳江是著名的文化之乡、书画之乡、诗词之市、风筝之乡,在技术不断改进的过程中,阳江十八子集团还倡导一种“刀文化”,注重把阳江的文化传统融进制刀中,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制刀,让制刀业也注入文化的灵魂。1998年,十八子艺术套刀的诞生,震撼了全国刀具的生产和销售领域。它在产销以及包装方面,更加趋向人性化、艺术化和礼品化,让传统上“冷冰冰”、“寒森森”的铁器,第一次融入了文化、情感和人性。很多人首次大胆地把套刀作为一份厚礼送人,打破了送礼不送刀的传统规矩。

200412月,“十八子作”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,是继北京“王麻子”、杭州“张小泉”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刀剪品牌。目前,十八子集团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,被列入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,国家免检产品,出口亚、非、拉、欧、美各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,誉为“中国第一刀”、“中国刀王”,获得“中国刀剪十大知名品牌”、“广东省著名商标”、“中国驰名商标”等200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,成为世界认识中国刀具的一块金字招牌,缔造出一个民族刀具品牌崛起的神话。特别是“中国菜刀中心”这块牌匾落户十八子后,昭示着十八子已经超越了传统,在“季芙”的传承品牌推陈出新,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级品牌。

“十八子作”是站在梁季芙等制刀巨人的肩膀上、在阳江这块有着悠久制刀历史的土壤上长成参天大树的。因为“中国菜刀中心”落户十八子集团,带动了“中国剪刀中心”、“中国小刀中心”相继落户阳江,阳江也就拥有了“中国刀剪之都”的美誉。如今,走进阳江,就走进了十八子,走进十八子,也就走进了阳江。阳江与十八子已经融为了一体。十八子集团的根和灵魂,在生于斯长于斯的阳江,在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,在具有数千年辉煌的中华民族。